以下摘自百度2 l( o+ {, K m# J
如果要简单的话//////————////////间的可以不看,例子而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。 , m8 ^- U& p9 y8 B6 T8 d
* Q" b8 ]3 l) j4 E7 b+ e4 k- C5 ` u' X% { l# g
这里需指出的是:第二人称很少用,这种写法像是“我”向“你”诉说衷肠,一下子把“我”与“你”的距离拉近了,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。读时令人倍感亲切,例如:柯岩《周总理,你在哪里》 : S% E6 R! b) n
第二人称在表现情感方面的震撼力是不容忽视的,但一般说来,第二人称受叙述角度,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,一般人极难驾驭所以并不不常用。下面比较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的用法
. \1 R9 f6 e( [4 D8 L3 |2 ~) R7 }6 i4 e( _: K; k1 `% R: V
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各有哪些优点和局限
6 z9 w& ^4 f2 m+ ^+ M
+ B2 L! g% a* }5 ~0 P' P* _8 D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,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,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、亲耳听到的事情。它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、亲切的感觉;从作者方面来说,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。///////////如《我的老师》记的是真人真事,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,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蔡芸芝先生“慈爱”“公平”之心的敬仰。《故乡》是小说,文中的迅哥儿(“我”)有作者的影子,文章通过第一人称手法,通过“我”的所见所闻,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和萧条,表达了自己对新生活的渴望。由于采用第一人称,给人的感觉是真实、亲切的,因而也为作者直接表达(或宣泄或流露)感情提供了方便。/////////但它也有局限性,即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“我”耳闻目睹的范围,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。 . V. O+ n: ~6 M+ X6 @+ K1 c
% M( R/ e" B! x: j7 f9 c" Z2 X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。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,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,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。/////////如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采用第三人称写法,自由、灵活地选取三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。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感情。“松骨峰战斗”——对敌人的恨,体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;“火中救小孩”——对朝鲜人民的爱,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;“防空洞谈话”——高尚的苦乐观,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。三个典型事例,有集体的,有个人的,有战斗场面,有战地日常生活。正是由于采用第三人称写法,作者才能这样全方位地表现主题。但是,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,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。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,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,通过他们的口,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。如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里防空洞中战士的对话,就很真实地展示了战士的内心世界,让人有亲切感。//////// 3 d7 C% |2 S' `7 `' o
& n0 Y7 `: [4 W( M$ G. Q" y( S# e7 B0 ~////////至于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在一篇文章中交替使用,则要注意交待清楚,要用过渡的语句提醒读者。如《勇气》一文第一段末尾说,“给我说了下面一个故事”,引起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;故事讲完后,用一句话承接,“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”,回到开头,文章衔接自然、清楚,人物转换得明白。否则,情节脉络可能紊乱,致使读者找不到头绪。//////// 4 e3 _( Y# z7 q" i8 a# l ?0 r
+ `( S! U7 J! I7 k6 g$ @以及同样摘自百度的部分节选
, g8 j: D2 i- j" L7 W; g( H. b让读者自觉的代入书中的主角,第一人称无疑是最快捷最简便的,不同于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,我始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,用自己的手去挖掘事实的真相,让我在书中从奴隶成长为将军,我想不论是读者还是大大都会感到莫大的满足。 ; d, ~' h- x) l$ h
& E# F# X2 I1 l- D3 x# }& ~" S
第一人称写作的优势还在于它的真实和未知,书里的我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堵墙后面会出现什么,我可以听,我可以判断,我可以根据蛛丝马迹去分析,但是再我还没绕过这道墙的时候,这一切都做不得准,这和现实中出现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。未知的未来和我不能感触的区域是第一人称写作的神秘之源。
) X2 \! c3 z! b! a* \2 K' \4 {6 j" D' {5 p. q4 Z
第一人称的真实来自于对主角的细致描述,其中包括了语言,动作,心理,因为主角就是我,我对自己的了解自然比旁人来的深刻,至少我明白每时每刻我的想法。甚至知道自己下一刻将要付诸的行动。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,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,曾经有过或者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的读者,他们在看了这些描写后,或认同,或不认同,举个例子,比如主角都是伟岸的英雄,但是第三人称是称呼他名字——某某,他的丰功伟绩都是这么叙述的:某某曾经在某地做过什么……小说写得成功的话,那容易让读者产生景仰的心情。反过来我们用第一人称的话,我曾经在某地做过什么,这样一来,小说往往是让读者获得兴奋的快感,让读者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,而不是看着他人走向成功。 , n h1 G. |& `4 c3 E: G
. ^: ?" e% T4 J! ]' C5 s
第一人称还有一个优点,比较少被人提及,那就是它比第三人称写作容易上手,它宛如那些所谓的邪派武功一样,易学而难精,比如在描写一个大场面的时候,第三人称需要费尽心机营造气氛,还要照顾众多人物的个性特点,而第一人称不用,我看见什么就写什么,我听到什么就是什么,其他人的揣测想法我自己心里想想也就算了,不必费尽心机的让这些东西看起来合理。抓住一点,不写其余,这对众多笔力不足的小白来说,绝对是个福音。, S/ c k: d, P
' y9 B( U Y. ~: }
第一人称的优点虽好,但同样也是它的缺点,它最让人病诟的就是情节发展缺乏动力,人物尤其是配角缺乏个性。
3 y( x. u$ N& f! k- l$ V% i1 d6 V2 j/ B
主角必须要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,那么能看到的地方就十分有限了,同样要以主角的视线来推动情节的发展,在写作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十分详细的写作大纲,主角到了什么地方?要看到什么?要完成什么事情?得到什么思考?如何保证主角在每一个重要的场景出现,而不感到唐突,这些都需要精心的设置,而这往往是众多小白最为缺少的。 0 b( N2 t1 U. a) ?3 c' L2 t
' G) U# J: m6 o7 G3 R
这也是第一人称难精的原因之一,没有一个缜密的写作纲要,让情节进行的节奏很难把握,作者往往写了几十万字后就后继乏力的,节奏快的已经完成数段历险,收的无数美女了,而慢的却常常在原地打转,第一个高潮还没到来,无奈只好放弃使用第一人称,加速情节的进行。 i/ {% J. k/ _& v0 \. F
* B6 t; I% p- W& t" m) z而第一人称写作让人物失色,同样来自于主角的视线,人物,尤其是配角,要出现在主角的视线才有展示的机会,作者不可能单独开一个视角去描写配角的行动,而且即使主角看着配角,同样有很多限制,比如经典的错误就是:她对我微微的一笑,左手正从背后的口袋里掏着打火机。根据我的视线,应该在她的前方,而她面对着我,我如何知道她从背后的口袋里掏出的是打火机呢?配角更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主角身边,这样就少了很多表现的机会,对于能够直接刻画人物的第三人称视角,无疑薄弱了很多。 + q9 h L/ ]8 t8 z( L6 l6 A
, A. z4 W. F7 [8 [* n9 {% q/ e
而第一人称的未知也成为了对情节发展的一个阻碍,因为在很多时候,一条主线并不能保证故事的发展,需要另开支线,埋伏一些伏笔,设置悬念。比如在我不到的地方,一些关于我的阴谋正在由那些幕后黑手不断的展开,正因为如此,很多关键的人物也许并不会出现在主角的面前。如何让他们在故事的发展中若隐若现,而又不抛开主角的视线,同样是个很大的难题,而更大的难题是,把这些控制在一定的字数内,不显得太过罗嗦,这也是很多作者自动放弃第一人称写作的原因。8 s7 ]4 k/ d% m) I& t* X( W
# S; o. U! t J a( p% m, i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转换: ; N2 L- }0 ?. N! O
3 t* M& d) F7 j
这个问题最受大家的关注,尤其是一些已经用第一人称开了头的作者,其实前面提到的一些做法,或能部分的解决这个问题,但是知易行难。不同于游戏按一个键就能转换视角,在写作中两个人称转换的时候,应该注意下列的问题: ' }4 |; i$ F, M% o; ^/ Y7 b
" e9 [+ e5 ~: G' o; f$ m3 x* q( A1.不能够强硬的进行转换,太快和太慢都是不可取的,应该进行适当的铺垫。最好能在情节的发展中设定某些节点,进行无缝的切换。 $ J' @; J+ H% @
; h4 C; P4 \* S- L' L+ U某些作者感觉第一人称写作十分困难,于是在某章结束后,直接发个声明,声称从下章开始直接转入第三人称的写作,在我看来,这是很不负责任的,也是让网上诸多粉丝看书吐血的原因。 - N1 X1 o) i9 G, J1 b% t0 x; {
! x2 m. a: n% d3 e- e花天酒地曾经推荐过一篇小说叫做《毁灭的仆从》,这本书的人称切换就很有意思,作者选择的节点是我的死亡,就是说在书里我的意识被封印了,从而平滑的过渡到第三人称,这是很值得称道的。 9 D* \4 ~8 B, O# Z9 \
) N0 Y" u$ T" {/ d: z9 @' j2.尽量少转换视角,最好一本书只转换一次。
7 n2 Z: H% n5 n* N/ t3 P7 }
" Y1 F4 Q3 u! Z0 Q3.转换视角后,我和主角应该具有传承性,主角应该继承我的个性和特征,比如:我是一个热血的流氓,但是在第三人称状态中突然温文尔雅,严肃冷静,那感觉就不是怪异二字可以形容的了。
, P7 p0 J! t" P
4 |4 j3 o$ a5 O+ L. j2 |- X& p: f第一人称的写作易学难精,如果没有一个详尽的大纲和清晰的主线,奉劝各位大大还是不要轻易尝试,但是如果仅仅作为练笔的习作,又或中短篇题材的小说,各位大大不妨尝试写写,一定会得出更加深刻的感受! |